最近一個月,網絡上都在談“北京控煙”。2019年6月1日,正是北京實施“最嚴控煙令”的第四個年頭。2015年6月1日,有史上“最嚴控煙令”之稱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正式實施。一時間,北京所有“帶頂兒、帶蓋兒”的地方全是禁煙地帶。
據最新數據顯示,北京控煙檢查合格率達到94%。成績單看似很出色,但是,因為近期一些負面事件的影響——王府井吸煙區,王源吸煙事件……再出色的成績也蒙上了一層陰翳。不過,僅從數據上看,是喜人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悉,目前北京市控煙示范單位已達646家、無煙示范餐廳459家。四年間,北京市成人吸煙率由2014年的23.4%下降為22.3%,吸煙人群減少20萬。20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這說明北京控煙是動真格的,“最嚴控煙令”并不是危言聳聽。此外,二手煙暴露率從35.7%下降到20%,下降了15.7個百分點,減少二手煙暴露者280萬。市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共監督檢查各類控煙場所37萬戶次,發現不合格單位23369戶次,總合格率為94%。
據介紹,四年以來,首都文明辦組織全市9000名公共文明引導員,持續在2300個公交地鐵站臺開展控煙宣傳活動。1.5萬名控煙志愿者深入重點場所開展控煙宣傳、指導,總服務工時達到105萬小時。
控煙小科普
應該大部分人都很疑惑,在北京,到底誰在負責控煙這件事?業內人士告訴了我們答案:寫字樓屬于房管局,網吧、歌廳屬于文化委,餐飲屬于市場監督管理局,而衛監所主要負責處理控煙投訴和輿情。
據北京衛生監督員介紹,朝陽區衛監所一年接到的投訴不少于5000條。
據該監督員介紹,由于公共場所人員流動性較強,很難在接到舉報后迅速趕赴現場查處。目前,北京市各公共場所按照類型由各委辦局管理,例如“我們沒辦法在接到投訴后馬上出去查,特別是晚上,值班人員的精力只能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明星受到的關注多,容易找到,普通市民吸煙后走了,很難尋找。”該監督員表示,公共場所若有人吸煙,旁人或店員投訴,他們趕往現場后,相關人員往往已經離開。
由此可見,控煙的監管和執法也一件難事。并不是一個“控煙曝光平臺”,一個“12320”就能管控得了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小編感受
這四年里,筆者也是深有感觸。今天的北京城,就是一座地道的“綠色城市”。曾經的公交站臺,為了打發等車的無聊,總會有幾個吞云吐霧的人,而現在,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存在的。曾經的中餐廳,一進去就是煙霧不斷的,現在的中餐廳很少的吸煙的顧客,不過在小型中餐館還是存在這類情況。
總之,在這四年里,控煙效果是親眼可見的。北京控煙有了實質的效果,不光是北京在控煙方面做足了宣傳,也歸功于社會的進步,國民素質的提升和煙民的自覺。這幾年,身邊的煙民,真真切切地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他們不再在室內公共場所吸煙,他們會選擇室外的吸煙點,吸煙場所。因為,這些自覺的煙民知道,他們每個人所做的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是為北京控煙做的一件大事。正是因為他們習慣了用文明吸煙的方式來支持北京控煙這件事,這么小小的舉動,只為了讓北京越來越好。
當然,有自覺的煙民,就有不自覺的煙民。即便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變少了,但并不是沒有。
近期的明星吸煙事件折射出在北京市控煙出色的成績下的另一面——控煙死角。
其實,控煙有死角,這正是說明有些公共場所沒有很好地執行控煙條例。其實,在西餐廳,是基本沒有此類情況的,只有有中餐廳,這種情況會較多。畢竟,中國人是在飯桌上談事情的,煙也是社交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有的煙民沒有文明吸煙的意識,在公共場合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但是,還有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些經營場所的業主擔心勸阻吸煙會影響客流量而根本對此種行為視而不見。
另外,餐廳包間一直是爭議之地。那么,包間到底算不算公共場所?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這是屬于公共場所的。所以,不要抱著僥幸心理在包間內吸煙,畢竟,這不是私人場所,而是公共場所。
市衛健委數據顯示,《條例》實施以來,北京市12320熱線共受理控煙相關服務66213件,其中投訴舉報50126件,投訴舉報前三位的場所為寫字樓、餐廳、娛樂場所,分別占投訴總量的40.3%、24.5%、9.8%。
控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于寫字樓、餐廳、娛樂場所管控得再嚴格,也難以保證100%沒有吸煙人群。畢竟,理性控煙才是王道,只用保持理性的頭腦,不進行“一刀切”式的強硬控煙,才會看到更好的效果。至于今后,北京控煙的檢查范圍是否會覆蓋更多的控煙死角,控手段是否會加強,是否可以給全社會的煙民養成一種很好的吸煙習慣,持續不斷地貫徹理性控煙的概念,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