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雖然各大城市都相繼出臺了公共場所控煙條例,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內,已有約20個城市出臺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地方性法規,另有12個城市正研究出臺控煙措施。同時,不少地區也在根據新形勢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
盡管如此,控煙“死角”依然存在。
餐廳
前陣子剛曝出王源餐廳吸煙事件后,緊接著,馬伊琍和海清在餐廳吸煙事件又被網友曝了出來。
海清
馬伊琍
在所有公共場所中,餐廳無疑是控煙“老大難”,而餐廳包間,就是控煙重災區。
包間環境比較私密,服務人員看到客人吸煙時,第一時間會提醒,但是很多客人基本上不理這茬兒,就當作沒聽到,所以服務員也是很無奈。而且,包間都沒有監控,大部分時間客人不在視線范圍內,服務人員也沒辦法全程看著。
這樣的情節是時有發生的。因為在包間內,有親朋好友想要吸煙時,服務員一般都會進行提醒,但是不會進行勸阻。因為他們并沒有勸阻的勇氣,也覺得沒有這個權利。煙民是有權利吸煙的,但是在控煙場所吸煙,那就應該被制止。
在包間內,服務員無法實時監督,而且,大家都在包間內,也不會有人主動向餐廳投訴有人在室內吸煙,畢竟都是親朋好友,誰也不想背后“打小報告”。
綠皮火車
網友在微博上吐槽火車禁煙問題 來源:微博網頁截圖
說完了餐廳和辦公場所,再說一說火車。
火車上是否要全面禁煙,一直是有兩種說辭。
一方面,有人認為應該全面禁煙,畢竟是公共場所,要考慮到非煙民的權益。另一方面,有人認為不應該全面禁煙 ,畢竟是長途出行,要人道,維護煙民的權益。
目前,不少綠皮車內甚至仍然保留著吸煙區,即兩節車廂的連接處。
2017年6月,因在普通旅客列車K1301上遭遇二手煙,大學生小李將哈爾濱鐵路局告上法庭,此案也被稱為是“國內公共場所無煙訴訟第一案”。
2018年6月,該案在北京鐵路運輸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為哈爾濱鐵路局在列車上設置吸煙區的行為違法,判決哈爾濱鐵路局30天內在K1301次車上取消吸煙區拆除煙具。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之后,對于列車全面禁煙的呼聲越來越高。不過,普列禁煙確實是個難題,也不是因為一紙訴訟就能全面解決的。因為它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目前全國的列車并沒有實施全面禁煙措施。
電子煙
現在,對于電子煙仍屬于“三不管”地帶,對于它的界定依然模糊,管控依然不足。
不過,在最新修訂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中就明確將新興的電子煙納入“禁令”,禁煙場所不僅禁止點燃煙草制品和吸傳統卷煙,也禁止吸電子煙。
此外,近日《成都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也對外公布。其中明確吸煙是指吸入、呼出煙草的煙霧或者有害電子煙霧,以及持有點燃的煙草制品的行為。這意味著,電子煙霧擬納入監管范圍。
出臺政策固然是好的。但是,在政策之下,如何有效監管,杜絕控煙死角的形成,還是需要研究和探討的。
如今,控煙死角,依然存在,控煙之路,任重道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