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截圖
為了遠離二手煙,公務員小楊以“要小孩”為由調換辦公室; 在某縣政府上班的小包,即便戴著口罩工作,還是無法讓同辦公室的領導停止抽煙;赤峰市某縣公務員小鵬為了跟領導拉近關系,不得已抽煙5年……
據半月談報道,與整體控煙形勢不同,當下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仍處于吸煙的重災區,不少公職人員在辦公崗位上飽受二手煙折磨。 許多基層機關單位沒有形成禁煙的氛圍和單位文化,不少人認為“禁煙是公共場所的事情”,和機關單位、辦公室沒啥關系。
吸煙有害健康,公共場合禁煙早已成為社會共識。一些省市的基層機關事業單位成為二手煙危害的重災區,不僅威脅著公職人員的身體健康,還干擾了同事關系,破壞了機關單位和公職人員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香煙雖小,能產生的負面能量卻不容小覷。 在有些基層單位,領導親自下場散發香煙,由此而帶來的,往往是下屬公職人員跟隨、效仿,這影響的不只是禁煙本身,還有這些單位的風氣。
就此而言,把這些基層機關單位從“吸煙重災區”“解救”出來,讓公共場合全面禁煙的“陽光”,一掃這些單位二手煙的“陰霾”,刻不容緩。
實際上,這也符合國家一直以來的政策精神。 早在2013年,中辦、國辦就印發了《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要把各級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今年7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再次提出“把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
無煙機關不分大小,理應把各級黨政機關都囊括進來。哪怕是縣一級、鄉鎮一級機關單位,都應以建設無煙機關,引領無煙環境構建。
而要建設“無煙機關”,首先就需要這些基層事業單位有敢于向自己“開刀”的勇氣。只有這些基層事業單位的領導,敢于“刀刃向己”,才能邁開控煙、禁煙的第一步。
當然,建設無煙機關,更需要系統性的制度保障。比如,可考慮將公共場所(包括單位辦公室與餐廳)的吸煙問題,納入公務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整體考核,通過獎懲約束抽煙行為; 又比如,加強對基層事業單位的明察暗訪,發現吸煙問題及時通報,作為對單位考核的內容,問題突出的單位可考慮取消評選先進的資格。
當“抽煙成為一些基層機關單位的社交方式”,污染的不只是空氣,更是一個地方的行政生態。 要治理一些地方基層機關單位抽煙的亂象,不妨拿出工作期間禁酒的決心和勇氣,別讓那些基層辦公室逍遙于控煙之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