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事件:
政協委員建議提高煙草稅和煙草價格,設置最低煙價。
全國兩會正在進行。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今年向大會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提高煙草稅和煙草價格的建議》。
戴秀英在提案中寫道,提高煙草稅與煙草制品價格是最有效的控煙措施,中國的卷煙價格仍然偏低。為了實現“2030健康中國戰略”提出的將吸煙率由當前的27.7%降至20%的目標,中國迫切需要進一步大幅提高煙草稅收與價格,降低卷煙支付能力,遏制煙草消費上升趨勢。
提案說,在全國的絕大多數市場尤其是農村地區,仍然有價格在2.5-3元左右的卷煙供應,這種極低價格卷煙的存在,削弱了煙草稅政策調整在控煙方面的有效性,加強了低收入人群吸煙者的消費替代效應,且增加了青少年初始吸煙并染上煙癮的可能性。此外,中國煙草稅收占零售價格比重(稅負)未達到世衛標準。在中國運用稅收和價格手段來控制煙草消費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間。
提案還寫道,鑒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已進入立法流程,結合《國務院關于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的通知》中的相關內容,建議在零售環節加征煙草消費稅,大幅、周期性地提稅提價,保證每年價格增長超過收入增長幅度。在煙草制品零售環節加征一道消費稅,能夠使吸煙者更直觀地感受到煙草消費稅提高對于煙草制品價格的影響,更好地發揮煙草消費稅對煙草消費的抑制作用。通過大幅、周期性地提高煙草消費稅稅率,確保卷煙稅收和價格的增加幅度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長幅度,以降低卷煙支付能力,遏制卷煙消費增長勢頭。這一舉措對于保護弱勢群體,尤其是青少年和低收入人群尤為重要。
戴秀英建議,優化卷煙消費稅制結構,加大從量稅比重(至少占消費稅70%以上),設置最低煙價,對所有卷煙實行一檔稅率。同時煙草作為一種使人高度成癮,嚴重危害居民健康特殊的商品,對其征收消費稅的目的為“寓禁于征”,抑制煙草消費。如果將《國務院通知》中“消費稅稅收穩步下劃地方”的改革方向應用在煙草稅上,地方將會為獲得更多的煙草消費稅收入,采取措施刺激當地的卷煙消費,出現與稅收初衷、健康中國戰略相左的情況。故煙草稅稅收收入應當全部歸屬中央,以防增加地方對于銷售煙草制品的積極性。
另外,戴秀英還帶來了《關于盡快出臺并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提案》。
這份提案中說,煙草煙霧傷及無辜。大部分非吸煙者,尤其是婦女和兒童的健康權和生命權受到侵犯,立法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止吸煙能夠保障所有人都受到同等保護。
100%無煙環境之外的任何方針,包括通風、空氣過濾和指定吸煙區(無論是否有專門的通風系統),都一再被證明是無效的;科學研究揭示:暴露于煙草煙霧沒有安全水平,唯一能夠有效避免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的方法就是室內環境完全禁止吸煙。
戴秀英在提案中建議,國家層面《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應盡快出臺,嚴格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明確規定禁止在一切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吸煙,保護公眾不受煙草煙霧危害。
觀點聚焦:
提高煙草稅只能作為控煙的一種手段
通過提高煙草稅來達到控煙的目的,這是國際通用的辦法,在不少國家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戴秀英委員的提案不無價值。其實類似建議歷來不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控煙,不是單單靠提高煙草稅就能達到。而且提高煙草稅收與價格在某種程度上對控煙起到的只是“治標”作用,因為控煙是一場“戰役”,不是一項措施就能收“長治久安”之效,如果其他的控煙措施不能及時跟進,煙草消費還可能出現反彈。
畢竟,中國龐大的煙民數量顯示了對煙草的硬性需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卷煙產量達到23642.5億支,累計增長1.2%。按《柳葉刀》醫學雜志此前發表的研究,中國吸煙者人數達3.01億進行粗略計算,這相當于每位煙民每年吸煙近8000支,按每盒20支計算,也就是400盒。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煙草行業實現工商稅利總額12056億元,同比增長4.3%,上繳財政總額11770億元,同比增長17.7%,稅利總額和上繳財政總額均破萬億,再度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同樣按照中國擁有3.01億煙民進行粗略計算,這相當于每位煙民創造工商稅利超4000元,創造上繳財政同樣接近4000元。
三億多煙民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群體,單獨靠提高稅收和漲價來減少煙民數量是不現實的。
有網友表示,“要真有心,把吸煙的肺圖片放到煙盒上”、“建議從源頭控制,加價沒用”。
甚至還有網友調侃,“控煙不如禁煙,我承認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也有人認為戴秀英提案中所寫的許多農村地區存在2.5—3元低價卷煙銷售情況上際上就是了保障民生。因為這個價位的卷煙,在今天如此高的人力物力成本下,是處于虧損狀態的。這一措施主要是考慮到農村老年煙民群體在沒有這些產品的時候,通常會抽自種煙葉代替,這種煙葉對健康損害更大。沒有低價卷煙,不代表他們不抽煙,相反會有更加不健康的選擇。
任何一項有關國計民生的政策,國家都不會把落腳點放在單獨的一個方面,而是從全國整體發展來著眼。縱觀國外一些在控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國家,就并不主要靠稅收手段。像很多國家與地區實行封閉的公共場所全部禁煙;一些國家規定,在公共場所吸煙會被處以重金罰款甚至可能會被判入獄,很多國家會嚴厲懲處給未成年人銷售煙酒的行為。
所以提高煙草稅只是控煙的一種手段,卻不是唯一的手段。控煙不能過度倚賴于提高煙草稅。要能達到控煙的更好效果,對煙草實行標本兼治,需要全面考量,疏堵接合,多措并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