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是第33個“世界無煙日”,上海將圍繞“健康公約,人人踐行;無煙上海,共建共享”開展系列宣傳活動。昨天上午,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世界無煙日”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本市公共場所控煙狀況與成人煙草流行調查。調查顯示,上海成人吸煙率“六連降”,二手煙暴露有所反彈。
2019年最新調查顯示,本市公共場所控煙狀況進一步改善,“無煙具”場所、“無煙蒂”場所和“室內無吸煙室”場所分別為94.6%、89.6%和98.9%,場所內吸煙發生率進一步降低。“對吸煙行為有人勸阻或執法”的場所比例從49.3%上升至54.5%。此外,控煙場所工作人員和現場接受調查的市民對《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知曉率均有所提高。
與此同時,休閑娛樂場所、餐飲場所等“重點區域”違規吸煙發生率仍然較高,公共場所張貼宣傳資料比例較2018年下降2.4%,部分場所如商業營業場所、學校食堂和生產型企業辦公室場所的違規吸煙發生率上升。另有19.8%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所在地100米范圍內有煙草零售店。
發布會上還傳出消息: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煙草病學組同時發布“電子煙專家共識”明確指出,電子煙煙油含尼古丁、有機溶劑等,經加熱后形成的電子煙煙霧含有多環芳香烴等多種有害物質,可損傷全身各臟器,甚至致癌。
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委、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時國朝表示,應明確電子煙屬性和定位,制定電子煙行業標準,對電子煙制造銷售全程監管,杜絕向未成年人兜售電子煙。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