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流量為王”的消費市場,如何將網絡熱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客源與營收,是許多零售戶面臨的難題。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第二基層服務站精準捕捉這一需求,以網絡新媒體為抓手,通過“借熱點、教方法、強培訓”的組合策略,幫助零售戶將網絡熱點帶來的“一時流量”轉化為門店的持久客流,為零售終端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能。
借熱點:解鎖“流量轉化”新范式
“無名肉火燒”位于濰城區符山鎮道口村的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巷里,本來是因為店鋪簡陋且沒有招牌而被當地人稱為“無名”肉火燒,上半年卻因千萬粉絲網紅烏啦啦探店而成為爆火的濰坊“必吃榜”,每天清晨就排起數十米的長隊,熱氣騰騰的肉火燒香混著游客的歡聲笑語,成了村里最顯眼的“流量地標”。
第二基層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放過這波“網紅熱度”——在服務站每周市場分析會上,站長張偉提出:“網紅帶火的不只是一家肉火燒,更是整個道口村的關注度,得幫周圍零售戶把這‘流量’接住、用好。”
很快,第二基層服務站敏銳地抓住這波流量,策劃并拍攝了情景劇《張老板的流量逆襲》,生動演繹了客戶經理指導零售戶老張如何巧妙利用“網紅探店效應”進行店鋪宣傳、特色產品推廣以及節日禮盒營銷。短片寓教于樂,為周邊零售戶提供了可借鑒的“蹭熱點+巧轉化”的實戰樣板。
在火燒鋪旁開茶葉店的老板徐省委看完視頻后,第一時間找到客戶經理劉偉,“劉經理,你看我這茶葉店怎么才能蹭蹭這熱度?”
劉偉當即跟著徐省委來到店里,指著門口的空地說:“徐老板,咱可以搞個‘免費茶水攤’——肉火燒店排隊久,游客肯定渴,你把桌子擺到隊伍旁,再開著手機直播,一邊給游客倒茶一邊介紹茶葉,這不就把流量引過來了?”徐省委聽后眼睛一亮,立刻付諸了行動。
不到一周,徐省委的茶葉店的生意就有了明顯變化。“昨天有個游客喝了茶水,一下子買了兩盒禮盒茶,說要帶回去給朋友嘗嘗!” 徐省委拿著手機跟劉偉報喜時,臉上滿是笑意。
圖為《張老板的流量逆襲》視頻封面
教方法:手把手教零售戶“追熱點”
每年,在浮煙山風箏放飛場舉辦的濰坊新青年音樂節,總是吸引數萬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前來狂歡。對于坐落在浮煙山麓的零售戶來說,這本該是難得的商機,但大多數年過半百的店主們卻不知如何把握。
“王經理,我們也知道音樂節人多,可是這些年輕人都是來看演出的,哪會來我們這些小店啊。”六十二歲的零售戶李大爺在客戶經理王惠杰上門走訪時道出了困惑。
王惠杰沒有急著反駁,而是拿出手機,點開音樂節話題下的一條熱門視頻:“李叔您看,這些觀眾都在抱怨什么?”
“在山上買東西呀,又貴又不方便......”李大爺瞇著眼睛念著評論。
“對啊!”王惠杰順勢引導,“咱們店雖然不在核心區域,但正好在山腳下,是很多觀眾必經之路,而且咱們最熟悉上山路線,要是能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還怕沒生意嗎?”
在接下來的拜訪中,王惠杰手把手教零售戶如何使用手機拍攝短視頻,如何添加音樂節相關標簽,更重要的是,如何突出店鋪的服務亮點。
“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把‘零食飲料送貨上門’、‘物美價廉’這些字眼顯眼地標出來。”王惠杰不厭其煩地一遍遍演示,“年輕人看到這些關鍵詞才會感興趣點進來。”
“真沒想到,我這么大年紀還能趕一回時髦!”趙大媽高興得合不攏嘴,“多虧了王經理教我們這些老家伙用新辦法,不然看著那么多人在眼前,卻不知道怎么招攬生意。音樂節期間我騎著三輪車來來回回好幾趟,掙了不少錢呢!”
強培訓:小班教學“直播帶貨”
“直播看著簡單,自己一試就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么介紹商品,老是卡殼”、“拍了視頻沒人看,挫敗感很強”......在第二基層服務站的客戶需求調研中,許多零售戶表達了想嘗試直播卻無從下手的困境。
針對這一普遍需求,服務站推出了小班制直播培訓班,邀請本地知名網絡達人現場授課,手把手教授零售戶如何利用自身優勢開展直播帶貨和店鋪宣傳,培訓內容涵蓋直播設備使用、話術技巧、互動方法、短視頻拍攝剪輯基礎等方方面面。
圖為零售戶嘗試直播售賣商品
韓麗麗是首批報名參加的零售戶之一。她經營著一家酒水喜鋪,雖然位置不錯,但近年來生意一直被電商沖擊。“看到別人直播賣貨很紅火,我也心急,但完全不知道從何開始。”
培訓課上,講師從最基礎的直播設備使用教起,不需要昂貴器材,一部手機一個支架就能開始,關鍵是內容設計和話術技巧。講師特別強調要發掘店鋪獨特賣點:“每家店都有自己優勢,或是區域位置,或是特色商品,或是老板的個人魅力。”
韓麗麗在講師指導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家主打婚慶酒水和喜慶用品,可以圍繞這個主題做內容。”她開始每天拍攝一款酒水介紹視頻,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酒的歷史和文化,同時推出酒水與喜慶用品的特價組合。
“家人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這款喜宴專用酒,不僅口感醇厚,瓶身設計還特別喜慶,現在購買搭配喜糖盒還有特惠......”韓麗麗在直播中越來越得心應手。
更讓她驚喜的是,通過持續的內容輸出,她很快積累了一波忠實粉絲,店鋪生意蒸蒸日上。
培訓結束后,服務站還建立了“直播互助群”,零售戶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在群里提問,客戶經理和達人會及時解答。韓麗麗在互助群里分享成果時高興地說道:“多虧了服務站的培訓,我現在再也不怕直播了,反而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從情景劇里的幽默演繹,到鄉村店鋪的適老指導,再到培訓課堂的手把手教學,濰城區局(營銷部)第二基層服務站用新媒體這把金鑰匙,幫助零售戶打開了流量變現的大門。
在這里,流量不再是稍縱即逝的煙火,而是細水長流的生意經;網紅效應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觸手可及的營銷術,這股用新媒體煥活老生意的新風如春風一般,正在一直徐徐吹拂下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