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親子消費比較流行,父母很在意無煙環境,所以無煙環境建設提升了對這一群體的吸引力。”一位來自廣州的酒店行業管理者說。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在北京舉辦以“無煙共創·發展共贏”為主題的企業無煙實踐分享會,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馬丁說:“今天的中國有超過七成人口不吸煙,然而卻只有16.8%的人口受到全面無煙法規的保護。我們經常在餐廳、酒店等環境中親身感受到二手煙和三手煙的危害,很多孕婦和孩童也被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多項調查和研究都顯示,全面無煙環境對于企業來說都起到了正面作用,以北京為例,餐飲業在全面無煙立法實施之后實際上翻臺率和客戶滿意度均得到了提升。”
馬丁呼吁,各方需要即刻采取行動,推進全面無煙環境建設,保護民眾健康,助力經濟可持續發展。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要求:到2030年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達到80%及以上。這一明確的政策目標也擁有廣泛的公眾支持。《2018年中國成人煙草調查》顯示,90.9%的人支持在室內工作場所全面禁煙,92.9%的人支持在出租車內全面禁煙,79.9%的人支持在餐廳內全面禁煙。在全國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杭州等,公眾對全面無煙法律的支持度均達到90%以上。
國家衛健委規劃司愛衛工作辦四級調研員郭文杰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控煙履約,加大控煙力度,這是中國政府對世界的承諾。
郭文杰介紹:“健康中國15項專項行動中,我們特別把控煙作為其中一項來推進,這表明了中國政府對于控煙工作的重視。近年來,中國的控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2022年15歲及以上的成人吸煙率降至24.1%,13-15歲的青少年吸煙率為3.1%,優于全球水平。但距離我們2030年成人吸煙率降低到20%的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們將繼續減少存量、遏制增量、控制變量,匯聚各部門力量來加大控煙工作的力度,讓無煙環境能夠惠及更多中國老百姓。”
公共場所控煙帶來的經濟收益遠超執行成本
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代表圍繞無煙工作場所和經營環境的建設,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經驗和所面臨的挑戰。他們普遍認為,盡管在實施無煙政策初期會遇到一些困難,如員工和顧客的接受度、經營收入的顧慮、因不具備執法權導致勸阻效果有限等,但長遠來看,無煙環境所帶來的益處遠大于短期內的挑戰。
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副會長賀保貴說,無煙政策為餐館營造了更清新健康的就餐環境,提高了顧客的用餐體驗,從而有助于提升餐廳的營收。他分享了在2017年與北京市控煙協會共同開展無煙餐廳活動的經歷,并表示這一舉措不僅受到了顧客的歡迎,也提升了餐廳的品牌形象。
2024年11月,一篇發表于《柳葉刀·公共衛生》的研究論文指出,2017年上海實施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立法使得當地18歲以上城市居民的人群吸煙率下降了2.2%,相當于當前吸煙者數量減少了8.4%。
研究者進一步說明,如果全國能夠推行類似的全面無煙法規,潛在經濟收益相當于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0.04%-0.07%。這一收益遠超執行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立法的經濟成本,顯示出公共場所禁煙立法在經濟方面的成本效益優勢。
這篇題為“關于上海實施公共場所全面無煙法規對吸煙行為的影響以及在全國層面推行同類立法的潛在經濟影響”的研究由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西蒙菲莎大學、海德堡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福建醫科大學、哈佛大學等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學者共同發表。
親子消費較流行的當下,無煙環境提高了消費場景吸引力
來自酒店和餐飲行業的代表強調了創建無煙環境在減少清潔成本、避免顧客糾紛以及提高酒店整體管理效率方面的積極作用。他們認為,在親子消費較為流行的當下,無煙環境提高了相關消費場景的吸引力,更能夠減少青少年和兒童在煙草環境下的暴露,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
部分代表呼吁更多地方能夠出臺全面無煙法規,為企業控煙工作提供政策支撐,降低與員工、顧客的溝通難度。還有代表就無煙環境建設方面的內部控煙制度、志愿者隊伍搭建以及利用煙霧報警器等技術手段的經驗進行了分享。建筑地產方面的代表也表示,控煙也需要考慮實際情況,通過合理設置室外吸煙點,有效引導,提供戒煙支持等方式,進行疏堵結合。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主任肖琳說:“吸煙者有吸煙的權利,但是由于自己吸煙讓其他不吸煙的人受到二手煙危害,這個是不應該的。”
她鼓勵企業應對控煙工作保持信心,“無煙理念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我們回看2007年,當時在做無煙衛生醫療機構倡導的時候,很多醫院里隨處可見吸煙的人,可今天大家基本有了一個共識就是進醫院不可以吸煙。從我們的監測數據上看,2010年的中國二手煙暴露率是72.4%,到2022年已經下降到了52.4%,其中工作場所的二手煙暴露率也出現了明顯下降。越來越多的企業決策層已經認同了無煙環境的理念,加入到了建設無煙環境,保護員工健康的行列中。”
無煙工作場所和經營環境可同時帶來健康和經濟效益
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于2017年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中國所有工作場所(辦公樓)有效實施全面禁煙政策,除了可保護數億中國人免受二手煙危害外,還可使中國男性吸煙者人數減少1300萬,并可避免600萬吸煙者過早死亡;可進一步避免200萬起因病致貧和400萬起災難性醫療支出的發生。
令人鼓舞的是,即使在全面無煙法律法規暫未實施的城市,一些企業也在自愿建設無煙環境。研究表明,無煙的工作場所和經營環境,可以同時帶來的健康和經濟效益,自2018年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和中國疾控中心發起“你的權利,我的責任”無煙工作場所倡議以來,已有超過60家中國企業加入,員工總數超過41萬人。
“無煙工作場所對企業來說是一項降本增效的舉措,無論員工、雇主還是訪客都能從中獲益。全面無煙是一個勢不可擋的趨勢,全球已有約40%的人口,超過21億人被全面無煙環境保護,這也從側面證明無煙工作場所是非常可行的方案。”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無煙草行動技術官員李可薇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