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fripost newspaper6月26日報道,世衛組織2025年全球煙草流行報告披露,二手煙每年導致約130萬人失去生命。這一數據是在都柏林舉行的世界控煙大會上發布的。報告警告,盡管全球控煙法規取得顯著進展,但煙草行業的干擾依然對全球控煙措施構成威脅,并呼吁各國政府加大力度實施反煙草政策。
世衛組織在報告中強調其MPOWER戰略,概述了六大基于證據的方法來遏制煙草使用及其對健康的破壞性影響。這些方法包括監測煙草使用(Monitor)?、?保護公眾免受二手煙危害(Protect)、提供戒煙幫助(Offer)、警示煙草危害(Warn)、?禁止煙草廣告和促銷(Enforce),以及提高煙草稅(Raise)。報告顯示,全球有79個國家通過了綜合禁煙法律,保護了約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人群。
自2022年以來,盡管煙草行業的壓力,庫克群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塞拉利昂、斯洛文尼亞和烏茲別克斯坦六國仍通過了嚴格的反吸煙立法。自2007年以來,已有155個國家采用了至少一項高標準的MPOWER措施。目前,超過61億人,約占全球人口的75%,已受至少一項政策的保護,相比2007年的僅有10億人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巴西、毛里求斯、荷蘭和土耳其是唯一全面實施所有六項MPOWER策略的國家。同時,埃塞俄比亞、愛爾蘭、約旦、墨西哥、新西蘭、斯洛文尼亞和西班牙等七國距離全面采納僅差一步。然而,仍有40個國家未在最佳實踐水平上實施任何MPOWER措施,且超過30個國家仍允許銷售無健康警示的卷煙。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Dr Tedros Ghebreyesus)強調需要重申承諾,他表示:“在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通過的20年后,我們取得了重要里程碑。”
報告由彭博慈善基金會支持,并在2025年彭博慈善全球控煙獎期間發布。此次活動表彰了在減少煙草消費方面取得進展的政府和組織。
盡管自2007年其基金會開始支持全球控煙以來已取得顯著成就,但邁克爾·布隆伯格,世衛組織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全球大使,指出仍需更多工作。報告中強調最具影響力的發展之一是煙草產品上廣泛采用圖形化健康警示,這已被證明在公眾教育方面具有成效。然而,世衛組織警告,執法仍不均衡,許多地區的無煙煙草產品包裝缺乏監管。
伴隨報告而來的,是一個追蹤2007年至2025年全球煙草控制進展的新數據門戶。令人警醒的是,自2022年以來,110個國家沒有開展任何反煙草運動。然而,生活在實行強有力公共健康運動國家的人口比例已顯著上升至36%,相較2022年的19%。世衛組織健康促進司司長魯迪格·克雷奇(Ruediger Krech)敦促各國政府果斷行動,他表示:“我們必須彌補剩余差距,改善執法,并投資于經過驗證和有效的溝通運動。世衛組織呼吁每個國家加速進展,確保在控煙斗爭中不讓任何人掉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