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安徽煙草商業系統物流條線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課題攻關為抓手,聚焦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重點、難點、痛點問題,廣泛開展項目研究、技術攻關等。2023年,全省煙草商業系統物流條線共開展QC課題研究53項,多項成果在行業內外成果發布中獲得佳績,有效解決了分揀、配送、倉儲、綜合等方面的諸多問題,在控本提質增效方面成果顯著。本期“圓桌”,邀請安徽煙草商業系統物流條線有關人員,圍繞從QC課題選擇到重點攻關再到應用推廣全過程的經驗做法進行探討。
主持人:
編輯 邢艷燕
嘉賓:
阜陽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經理 燕云飛
馬鞍山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經理 徐旭一
合肥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經理 劉 兵
蚌埠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經理 吳 越
亳州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經理 崔二林
淮南市局(公司)物流中心經理 解毅坤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做客本期“圓桌”。近年來,煙草企業物流單位廣泛開展QC課題攻關活動,解決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取得了良好成效。請問各單位是如何打造創新陣地的呢?
劉兵:物流中心向來是群眾性創新的前沿陣地,群眾基礎廣泛,創新切入點多。我們建立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形成了“工作室+工作站+工作點”架構。分工上,工作點聚焦小改小革,工作站關注精益改善,工作室主研科技創新。協作上,工作點發現問題,工作站解決問題,工作室升華理論。我們還基于物流業務成立了四支戰隊,分別是創新攻關戰隊、機修聯盟戰隊、信息能量戰隊和智送服務戰隊,其中創新攻關戰隊以創新為專長,研究創新理念、工具和路徑;其他戰隊以業務為專長,解決具體問題。戰隊內部,我們設置了隊長、基石和攻堅三種角色。隊長抓組織協調,基石攻技術難關,攻堅推項目實施。廣大員工在工作中創新、在創新中成長,并以“師帶徒”的形式實現技術技能的傳承。
徐旭一:近年來,我們物流中心持續深化創新驅動,形成了目標明確、特點鮮明的創新體系,以物流業務技術骨干為帶頭人,成立了精益創新團隊并劃分出不同專業性質的小組,小組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協同配合。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我們以創新工作需要為導向,新建了包括操作、研討、展示三個不同功能區域的創新工作室,配置了創新工作的專用電腦、研發所需的工器具、教學及研討的設備設施等,為廣大“創客”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取得了一批有分量的創新成果。
解毅坤:我們依托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和藍領工作室,尊重職工首創精神,突出技術創新和素質提升,聚焦陣地建設和創新驅動,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一是強隊伍,構建“導師帶徒”三年期培養模式,一年跟組學習,一年承擔主力,一年獨立負責;二是創文化,突出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建設“三創”文化,在“創新”中激活發展動力引擎,在“創效”中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在“創優”中打造質量工匠方陣;三是重實效,堅持問題導向,緊盯生產過程中的堵點痛點焦點問題開展課題攻關,近年來自主研發異型煙輸送線感應裝置、包裝機精準送膜裝置、不停機換膜裝置、可移動件煙輸送模塊等設備,有效彌補了基礎設施薄弱、設備技術水平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的不足。
主持人:有了創新工作室這一陣地,QC小組就有了創新研究的主陣地。做好創新工作,發現創新點是第一步。那么各單位是如何進行QC課題選擇的呢?
解毅坤:我們小組在選題時堅持“小、實、活、新”的原則。聚焦“小”,選擇生產過程中易于實施、快速見效的小問題、小環節或小流程。聚焦“實”,選題關注實際問題的解決和效果的提升,并對成果進行明確的量化評估。聚焦“活”,注重在組織QC活動時根據實際及時調整改進措施和策略,同時鼓勵團隊成員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聚焦“新”,選題堅持“綠色”原則,提升物流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堅持“精益”原則,提升物流精益高效管控水平;堅持“協調”原則,提升物流綜合系統發展水平;堅持“可持續”原則,提升物流規范專業發展水平;堅持“服務”原則,提升物流服務保障能力水平。
劉兵:我們開展“藍領論壇”活動,針對物流中心業務重點難點集思廣益,形成物流中心業務問題集。將能立即解決的問題歸為合理化建議,將需要進行試驗推演的歸為QC課題,將流程類問題歸為精益改善,將突破性研發歸為科技創新,這樣就形成了各層面的創新課題庫。需要補充的是,某些空白領域的探索,我們以科技創新的方式進行理論論證,后續再以QC活動的形式落地。
吳越:我們一是根據上級年度物流工作要點和工作任務,結合自身業務實際確定創新方向和具體的課題,組織創新骨干進一步研討創新點、可行性和相應的創新措施等,確保QC課題的選擇合理、可行、有意義。二是基于問題導向,深入基層一線,通過合理化建議征集、現場調研、交流座談等方式,切實掌握管理和業務運行中的痛點、癢點和難點問題,確保QC課題更接地氣。三是分析研究能否從QC課題的角度,將小改小革、精益改善項目、改進工作等轉化成QC課題。
主持人:起好頭,也要邁好步。在課題攻關過程中,各單位有哪些好的經驗?
燕云飛:每個課題在推進過程中都會面臨不同的堵點,要把握三個關鍵:一是創新措施有力。課題最終采用何種措施攻關,需要一線人員發揮聰明才智,采用新技術、新方法去解決問題。二是課題思路清晰。課題思路直接反映在成果報告的撰寫上,要以嚴密的論證確保課題的科學性。三是成果表達有效。課題需要上臺發布取得評委共鳴,有效的表達直接影響成果評價。
徐旭一:在課題攻關機制上,我們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創新團隊在個人申報基礎上,結合項目課題目標,甄選組織能力強、專業素質硬的創新骨干擔當團隊長。在專業技術能力方面,我們聘請了不同專業的專家組成“專家智庫”充當課題攻關的“智囊團”。小組定期邀請專家參與活動,進行診斷咨詢和技能培訓,解決技術難題,指導課題開展。在創新成果獎勵方面,我們編制了創新積分獎勵細則,按照項目的難度、開展的規范性、成果應用效果、所獲榮譽的層級設置了不同積分,積分作為物流中心評選“創新標兵”和獎勵創新條款兌現的依據。
主持人:在推廣課題成果方面,各單位有哪些有效舉措可以分享?
崔二林:我們將成果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標準制度或編制成果案例集,借助企業微信小程序對創新成果進行了線上展示,以便更好地學習運用。同時,通過在省內外實地參觀學習交流,將使用效果好、取得效益高的成果進行引進、推廣。例如,我們從淮南市局(公司)物流中心引進“包裝機換膜小車”創新成果,應用成效顯著。
徐旭一:我們制定了創新成果推廣制度,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個方向。QC課題形成成果后,經過創新團隊的驗證和評估,可進行內部推廣,進一步擴大成果應用范圍、提升應用效果。對外,我們通過物流現場會、物流設備運維服務隊等交流平臺,在物流條線進行宣傳和推廣。例如,2023年在全省煙草商業系統物流現場會上,我們對“十倉分揀柜快速調節系統研發”QC成果進行了實物展示宣傳。2022年,我們向上級主管部門推薦的“混合異型煙分揀倉快速調節裝置研發”QC成果被評選為全省煙草商業系統“首批推廣的優秀群創成果”,得到有力推廣。
吳越:推廣之前首先要亮出課題的“底牌”,明確課題的背景、解決的問題、當前還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優化方向,同時把課題推廣的必要性、適用性、前提條件等明確下來,防止推廣后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以蚌埠市局(公司)的整托盤裝車為例,它的優點很明顯:使用整托盤裝車避免二次搬運,可以大幅縮短裝車時間、提高裝車效率,但跟車廂的尺寸、裝載量、送貨量等有關系,旺季因送貨量大也無法使用整托盤裝車這種方式,所以各家要根據自身情況判斷是否適用。其次是加強課題宣傳,全省煙草商業系統每年的QC發布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展示和宣傳平臺,便于兄弟單位之間學習、借鑒和引用,提高推廣效率。
主持人:創新永無止境,大家對下一步物流創新工作的開展有什么建議?
燕云飛:創新是解決業務難題、提升工作質效的利器,需要正確引導和使用。第一個建議是鼓勵創新但要減少同質化。物流中心業務模式相近,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同質化課題成果,對于該類課題,應當在行業內選樹標桿,后續研究以標桿課題為起點。第二個建議是追求成果要適當容錯。我們不僅應當鼓勵優秀成果,還應容忍創新路上的錯誤,前提是錯誤經驗得到總結。第三個建議是引導創新不要限制創新。我們做選題排序,是給創新者們做引導而不是限制。創新的真正動能來自內驅力,培養個體的創新熱情,多幫助、少限制,有利于創新工作可持續發展。
吳越:近期,中煙商務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發布通知,準備構建物流創新知識圖譜和服務平臺,通過收集、完善基本信息、標簽信息、獲獎信息、相關材料等,促進成果在行業范圍共享共用,減少企業重復探索。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和做法,對于在研、驗收、鑒定的各類成果,我們應盡可能地完善相關信息,通過創新知識圖譜和服務平臺,查詢、借鑒相關創新成果,為成果推廣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要注重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成果的轉化,以科技創新項目、QC、精益改善項目、小改小革為載體,發揮創新工作室的平臺作用,探討小改小革、QC、精益改善項目等之間有沒有相互轉化的可能性,并通過制度或者標準化流程進行固化。
主持人:今天的話題就討論到這里。感謝大家參與!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