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北京,習習春風帶來陣陣暖意,為城市注入盎然生機。
日前,北京煙草物流中心園區內,聯合工房二樓的設備聲打破了春日的寧靜。工程技術部工程師喬鋅緊盯著新異型煙分揀線的監控系統屏幕,鼠標懸停在綠色啟動鍵上。
“3,2,1……運行!”隨著總控指令下達,一條編號為“半1”、長35米的分揀線開始運行。立式分揀機接收到來自電控系統的分揀指令,將卷煙從不同煙倉中推出,高速皮帶機以1.2米/秒的速度將3條子線上不同品規的卷煙輸送至會合點。經過激光打碼、堆疊裹包、自動貼標等動作,第一個煙包平穩落入下線口,聯合工房內響起了熱烈掌聲——首套國產化卷煙分揀核心電控系統正式運行。
在北京煙草物流中心,隨著卷煙結構的變化,標準煙產能過剩、異型煙產能不足問題日益凸顯,嚴重制約物流服務保障能力。同時,分揀設備核心電控系統長期依賴進口,備件采購周期長、單價高且資金占用較多。
“PLC是控制設備的核心系統,就像分揀線的‘心臟’。”工程技術部負責人張興旺形容道,“使用進口電控系統,如同自己的心臟搭著別人的起搏器。”面對關鍵技術“卡脖子”風險,升級改造勢在必行。技術團隊立下軍令狀:通過技術改造將標準煙分揀產能轉化為異型煙產能,打造一條由國產化卷煙分揀核心電控系統控制的分揀線。
攻關團隊分秒必爭開啟攻堅。5天完成舊設備拆解清運,24天實現機械精準安裝,6天攻克電控信息調試難題,5天模擬訂單流程測試,最終以真實訂單順利分揀圓滿收官。
新的核心電控系統已全面更換為國產部件,國產PLC實現分揀線全流程自動化控制,提升了設備國產化率,增強了供應鏈穩定性。
“全線開展PLC國產化替代,對我們而言存在較大困難。”倉儲分揀部工程師張雨佳說,“一方面,我們對進口編程界面布局深度依賴,編程邏輯已形成固定模式,對于新系統的認知和操作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另一方面,新舊系統在硬件性能和軟件編程方面存在差別,需要我們建立全面差異矩陣,將國產和進口PLC的硬件參數、軟件特性逐項做比對,工作量很大,調試要求也很高。”
在這條全新分揀線的電控柜里,清一色的“中國白”PLC取代了往日的“德國藍”,然而組件在排布上卻顯得有點“空蕩蕩”——這是由于電控系統部件體積比原先縮小了50%。在國產PLC控制下,3條子線高效運轉,整條分揀線同時完成180種品規異型煙的分揀任務。
倉儲分揀部機電維修工福名剛將拆下的進口電控系統元件收納在箱子里,笑著說:“這個用了7年的德國零件,終于正式‘下崗’了。”
除國產化之外,“修舊利廢”也是該項目的一大亮點。
技術團隊堅持“物盡其用”,對原分揀線電機、傳動部件、電控元件等核心部件開展全面評估修復,利用率達80%;貼標機、空箱回收機、熱縮爐、件煙貨架、打碼機等配套設備實現了完全利舊。
“利舊改造給新系統方案設計、機械安裝和運行調試帶來了一定困難。”張興旺說。為了適應不同卷煙的出煙要求,需要把舊設備的100多條標準煙打擊機構鏈條進行逐一拆解與接裝。這條利舊改造的分揀線,相比全新同等配置的分揀線節省費用約200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雙贏。
改造后,北京煙草物流中心小規格卷煙整體分揀產能提升約36%,分揀作業由“雙班”變為“單班”,預計每年節約能耗費用35萬余元。
這場國產化改造攻堅戰,改出了一條核心電控系統國產化的分揀線,也改出了“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底氣。北京煙草物流中心表示,將落實“提質增效、控員增效、降本增效”工作要求,主動練好“內功”,持續探索核心工藝自主管控,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行業物流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