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經濟這個大棋盤上,漢中卷煙廠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大棋子。為了運籌管理好這個棋子,漢中卷煙廠廣大干部職工嘔心瀝血,科學經營,艱苦奮斗,同舟共濟,精彩演繹著感人的故事。這個廠先后生產了“翠竹”、“漢江”、“鷹”、“帥”、“茶花”、“南湖”、“秦樂”、“紅公主”、“黃公主”、“紅玉”、“袞雪”、“漢王”、“旱蓮”等牌號卷煙,行銷全國200多個省、區、市、縣。2004年,公主卷煙名列《全國百牌號品牌目錄》中。這個廠多年來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就拿這個廠生產過的“茶花”品牌來說,也是有意思的。
漢中卷煙廠(原陜西省南鄭卷煙廠)曾生產“茶花”牌卷煙,當時受到了煙民的歡迎和青睞。“茶花”煙以其漂亮的包裝、內在的質量、獨特的口味、贏人的風格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贊賞和好評。茶花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屬多種植物和園藝品種的通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茶花是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葉革質,橢圓形。花頂生,紅色,無柄;苞片及萼片約10片,組成長約2.5-3厘米的杯狀苞被,半圓形至圓形,長4-20毫米,外面有絹毛,脫落;花瓣6-7片,外側2片近圓形,幾離生,長2厘米,外面有毛,內側5片基部連生約8毫米,倒卵圓形,長3-4.5厘米,無毛;雄蕊3輪,長約2.5-3厘米,外輪花絲基部連生,花絲管長1.5厘米,無毛;內輪雄蕊離生,稍短,子房無毛,花柱長2.5厘米,先端3裂。
茶花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于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重慶、云南和四川各地,朝鮮、日本、中國臺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茶花在中國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蜀漢時期(公元221-263年)。當時人們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為“七品三命”。 中國第一個記載茶花品種的是在唐代丞相李德裕(787-850年)著的《平泉山居草木記》。“是歲又得稽山之——貞桐山茗。”“貞桐山茗”是單瓣花,現今是原始的紅山茶“金心大紅”距今已有1200年左右。宋代記載了茶花品種15個,越丹、玉茗、都勝、鶴頂紅、黃香、粉紅、玉環、紅白葉、月丹、吐絲、玉磬、桃葉、罄口茶、玉茶、千葉茶。清代記載的山茶新品種有87個,即白綾、二喬、大紅寶珠、觀音白、白珠茶、粉紅珠茶、干龍紅、牡丹紅、五寶、秋色平分、柳條、荷蓮紅等等。
茶花深受文人的喜愛。比如宋代蘇軾在《山茶·游蜂掠盡粉絲黃》中寫道:“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明朝歸有光在《山茶》中說:“山茶孕奇質,綠葉凝深濃。往往開紅花,偏在白雪中。”
我上學時學過《茶花賦》,印象很深刻。記得《茶花賦》是作家楊朔寫的。茶花是祖國面貌的象征。作者極度力寫昆明茶花的美艷旺盛。寫的是茶花,但不難從中體會到隱寓對古老的歷史悠久的祖國的崇敬之情;而老樹開花繁花似錦,隱寓著對充滿青春活力、最美最艷而又前程無限的祖國的贊唱。茶花這一中心意象對表達主題具有關鍵性作用,作品正是通過茶花來表達主題的。楊朔在文章中深情寫道:“一個念頭忽然跳進我的腦子,我得到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硃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面茶花,豈不正可以象征著祖國的面貌?”這非常令人感動。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新的征程上,漢中卷煙廠貫徹“十六字”方針,踐行“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發揚漢煙人文精神,牢記職責使命,積極主動工作,忠誠履職、團結奮斗,堅定信心、勇毅前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現和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的落實,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