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幾位朋友閑聊,猛然間,大家才意識到龍年即將過去,彼此都有一番感慨,一年在不知不覺中即將悄息而逝。
盤點自己的一年,還有一點值得回眸的地方。老百姓不是天也算不上是地,百姓的日子,沒有波濤洶涌,更沒有乘風破浪,只是在爭取做一個第一的自己。五六月份,應寧夏戰友的邀請,與本地的戰友借周末行程四百來公里到固原仰視了夢寐的六盤山,在云霧繚繞,風雨交加中站在了“山高云淡”的六盤山山頂,雖然被凍得有些瑟瑟發抖,卻有溫故知新感,腦海中在想象,當年的紅軍是如何從這里艱難而行的,人的意志是多么的強大,沒有什么可以阻擋。
在一老兄的拉攏下,又跑到了朝鮮的新義州,就這樣,還不過癮,跑了一趟東三省的省會,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在沈陽參觀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該館坐落在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柳條湖立交橋的北側。展館外景有個標志性建筑----《殘歷碑》,其建筑為已殘破的日歷,右側是時間,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左側是日軍侵華事變的碑文。殘破的日歷上彈痕多多,骷髏累累,映入眼瞼,把人帶回到了81年前“九?一八”那個悲慘的歲月。博物館的東側是《奮起》的浮雕,寓意著抗爭和奮斗。走出博物館,我是怒火中燒,照著道旁的樹踢了幾腳,同行的三兄弟說道:“你不能拿咱的樹出氣。”一想也是,真的有一天,要是能沖上釣魚島,上演一場諾曼底登陸,出出這口惡氣!
回來沒多久,又讓妻兒拉到了蜀南竹海,人間秀色盡收眼底,一千多公里,一家三口,笑談中就到了。回來時,后備箱裝滿了各種與竹相關的物品吃食。妻子又馬不停蹄地奔到了深圳,與在那里等候的幾位姐姐匯合,到香港、澳門、三亞,一去就是半個多月,苦了我和兒子,吃飯成了問題,雖然妻子為我倆準備了雞鴨魚肉,可惜啊!看著這些不知從何下手,又原封不動地放入冰箱里。我是找了一回當媽的感覺,實屬不易,苦不堪言。等妻子回來,兒子訴苦道:“我爸是上頓米飯下頓米飯,翻來覆去地白菜來白菜去,我可是減肥了!”
樂在旅行中,給忙碌的生活增添了許多快意,看看外面的精彩,給自己的生活染點光亮,日新月異的變化,美麗的中國在眼前,在我們的希望中。
?
?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