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因老病住院二十來天,同病室的還有其他兩位老人,也都是兒女在陪伴,通過這二十來天,讓人長了不少見識,學會了本該是護士干的活。諸如:點滴完了,更換藥瓶,控制點滴速度,因為病人多,護士少,尤其周末的兩天里,護士更是忙得目不暇接,根本顧不上病人家屬的叫聲,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病人家屬只好跟護士要來藥瓶自己更換,不然,等護士忙完了,滴完的空藥瓶不知要掛到何時。給病人做理療時,護士將儀器推到病房,基本的操作知識給家屬講解一番,下來的事情就是病人家屬的工作了。病房消毒,護士說一聲時間,就由病人家屬自行掌握。到其它科室,送需要檢查的血液、糞便,還是我們這個半個護士來完成。二十多天的照顧病人,初學了護士專業,如果再長一些,估計都可以考護士資格證了。
話雖然有些夸張,但是,如今照顧病人,陪護的家屬需要干的活,完全可以充當半個護士,事實的確是這樣的。可是,醫院在計算護理費用時,依然是一個子都不能少,這似乎已經成為習以為常的慣例,病人和家屬是怎樣想,心里有多少不情愿,有多少怨言,醫院是置若罔聞,不理不睬。病人和家屬想的是,只要病治好了,親人健康出院,這些事情也就不擱心里,更沒心思去計較。
近些年來,醫患之間的糾葛,是難解難分,時不時地就有爆發。醫院可以說是壟斷行業,又屬服務行業,它之所以能讓人們讓步,就是它的特殊“身份”。正因為這些,醫院就可盛氣凌人,病人的家屬擔當半個護士也就在所難免。
我們在醫院里,可以看到醫院對病人做出的承諾和各種服務便民措施,讓人看了心生敬佩,在實際操作中,卻相差很遠,讓人不敢茍同。所以,醫院在醫療工作中,應該切實地兌現承諾,做好服務,不要讓病人身體疼痛之時,又讓心里疼痛。身體得到療治,心里更能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懷,這才是醫院的真正職責。
醫患糾紛少一些,社會就多一份和諧,醫護人員,也不愧對“白衣天使”的美名。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