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所在的縣煙草分公司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辦公用紙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如無特殊編輯要求,所有資料必須雙面打印,同時要盡量縮小行間距、字體,調整頁面布局,力求打印時每頁能夠盡可能容納更多的內容。這個舉措令很多人不理解,想著不過就是少用幾張紙么,何必“如此計較”。
事實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別說是一張紙了,就算是一本書,一棵樹,也算不得什么“稀罕物什”了。但是別忘了“一葉一樹木,一木一森林,一林一天地”的道理,如果一張紙算是一片樹葉,幾千張就是一棵樹,上萬張就可能是一小片森林。后現代社會對大自然的破壞嚴重,我們的子孫后代將面臨嚴峻的生存威脅。從近處來講,雖然我們省下的是幾塊錢,但是百人省下的就是幾百塊,萬人省下的就是幾萬塊,一億人省下的就能上億元。在一些貧窮的山區,連像樣的學校都沒有,很多孩子連上學都還是問題,那么能否節約一點,用一雙雙手,留住更多的幾分錢、幾張紙,換成一間間教室和疊疊課本、作業本,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觸文化知識,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是否還記得幼時長輩們的諄諄教誨:衣服舊了破了不要緊,洗洗補補還可以穿;吃的東西不一定要有多貴,吃了一定要健康;房子不一定要多好多華麗,關鍵是要一家人和睦團結,只要能遮風擋雨就就不怕。
是否還記得那一天放學回家,我們樂顛顛地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20個字《鋤禾》背給父母聽,然后開始把碗里的米飯吃得一粒不剩?是否還記得當父母看到那“光碗”時臉上的喜悅和欣慰,直夸我們懂事乖巧?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磚一木來撐抵。不管我們是何身份何職業何崗位,是否將會有大的成就或已有大的作為,我們都是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中國人,我們都堅信自己不屬于“庸人之輩”,也無關于“揮霍之類”, 不管我們碗里裝的是什么,將來能有什么可裝,但是節儉這個金缽我們需要一直捧著,然后當我們走到暮年,回望我們今生走過的路,可以問心無愧地把這個缽傳給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一直傳承下去。
所以,不用懷疑,無需觀望,從現在做起,從自我開始,請拾起那把或許曾經被遺落的名叫“節儉”的金鑰匙,有一天它可能會為你打開成功的大門。然后,當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都戴上這把金鑰匙的時候,它的光輝,將會齊齊注入那扇名為“建成小康社會”的落地窗,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