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天商量去旅行 ,把夏天的熱情一起帶去 。涼涼微風,輕輕吹起 。我和秋天騎單車旅行 ,把冬天的假期一起帶去 。大聲唱歌,大口呼吸 。”這是歌曲《一起去旅行》當中的一段歌詞,精簡中略帶一絲慵懶感,卻對于現在的我而言是那么的應景。
記得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我便在咀嚼著歌詞,仿佛自己已經帶上了一個旅行箱,穿過了車水馬龍的街道,又走進了恬靜的樹林里,最后休憩在湖邊的草地中。沐浴在柔和的春光里,傾聽著大自然的呼吸聲,細嗅著花草的體香。我知道,從那首歌開始,我心中種下了一顆“旅行夢”的種子。
關于那個夢,我實施的第一步是從看地圖開始。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于地理課程的學習。學習地理少不了通過反復看地圖來背記各地名稱、位置、氣候等。逐步逐步,我開始關注起世界各地那些美麗的國度。我時常躺在床上,看著貼在墻上的地圖,幻想著自己走在那些美麗地方。在學生時代,看地圖成了學習和旅行相交接的最美方法。
后來,旅行夢的種子雖然沒有在世界各地實現,但至少在國內不少地方開了花。每走過一個地方我都會拍下那的美景和我們當時所綻放的笑容,即使離開,留在心里的都是快樂記憶。可能這也是旅行為什么會成為無數人夢想的原因吧。至今,我還在尋找著這份快樂,追逐著這個夢想。但有一句話,讓我徹底明白旅行之夢給我們帶來的意義。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看到了其中一頁。”
一句話,讓我深思自己在這本書面前翻過了幾頁,那個熟知的“井底之蛙”的典故也在腦海里油然而生。世界那么大,我們可能所了解到的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像《天堂的電影》當中的一句臺詞所說的:“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只有走出去,才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才能擁有更多的見識,擁有更寬闊的胸懷。
我一直相信一個旅行家的心中是擁有一片廣闊天空的。那些生活瑣事只不過是飄落在空中的細小塵埃,微不足道。這使我更能理解陶淵明為何會選擇隱居避世寫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般閑云野鶴的瀟灑詩句。當自己置身于自然,置身于無際的天地即使是世俗紛紛擾擾也能暢快的一飲而盡,拋諸腦后。
我可能是被那份悠閑豁達的情緒所感染,也可能是太渴望旅行夢了。每當自己沉浸于疲憊、浮躁的情緒當中就會想起那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默念之后,再深深呼吸,仿佛已經嗅到青草淡淡的香氣,就算是一場幻想也是如此自在而美好。
我的旅行夢啊,就這樣在春的復蘇中一次次被驚醒,不求能將世界這本書翻到最后一頁,但希望能一直往后翻下去,讓我在翻閱的過程中,那顆激動的心越來越寬。
?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