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行業內法律、法規宣傳工作每年都要搞上幾次,通過展板、宣傳單等方式,讓消費者對煙草行業的法律、法規有了一個直白的認識。消費者懂法了,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會監督的作用。但是每個縣級市地域廣闊,方圓一百多公里,這樣的幾次宣傳活動顯然是不夠的。
一、宣傳要深入
搞法制宣傳的目的是讓消費者懂法。遇到問題時能夠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為此要更加深入的搞一搞法律宣傳工作。
這種深入不是要在幾個主要街道上擺展板二是要深入到農村社區。每逢集市的時候,要在集市的顯著位置擺上一個宣講臺,印制幾百份宣傳單,讓前來趕集的村民能夠了解一下煙草法律法規。讓他們認識一下煙草是如何依法行政的,不是像有些人偏激的認為煙草局不作為吃閑飯。
另外,在商店里,也要適當的放一些宣傳內容的報紙。這些報紙的發放不光是讓零售戶看,也要多發幾份給消費者看看。讓他們對當下的政策、法規、制度有一個了解,從而讓消費者更好的監督零售戶是否守法經營。
二、形式要多樣
宣傳不是為了應付工作,不是簡單的為了照一張照片、留一個工作底稿。宣傳人員每年都會有一定的宣傳費用,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用,是值得探討的。
每年“3.15”的時候當地電臺的記者都會走上街頭采訪報道宣傳情況。這是最好的“免費”宣傳平臺,宣傳人員可以抓住機會,通過電視讓更多的人了解一下法律、法規。另外,還可以通過廣播,通過做客直播間的方式為廣大聽眾講解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成本小宣傳力度大的不錯選擇。
在集市宣傳的時候,一定要帶幾條假煙,因為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很多單位在搞宣傳的時候,就是空蕩蕩的展板和宣傳單,而宣傳攤位上都是圍得滿滿的一堆人,原因何在?就是因為這有實物,有假煙。通過真假煙知識的講解,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完后再發給他們傳單、講解法律知識,他們也愿意聽、愿意看。
三、宣傳要講效果
以往的宣傳只是停留在過程上,沒有更多的關注結果。宣傳到底帶來多大的效果?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作為企業必須要追問結果。
如果每一次宣傳都收不到效果,那么這就失去了宣傳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講,如何衡量宣傳效果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從前的宣傳總結也是這樣寫:本次宣傳共計發放宣傳單多少多少分,出動車輛多少多少臺,人次多少人,但是這個宣傳效果如何去衡量很少有人去思考。
要想追問宣傳效果,做法有很多,一個是問卷調查,看看有多少比例的人知道宣傳的內容;另一個是看投訴、舉報記錄是不是經過宣傳之后相應的有所上升。我感覺后者更切合實際,如果舉報人相對多了,說明消費者能夠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了,他們知道受到侵害后怎么去維權了。其實這也就是宣傳達到了目的。
總之,法律法規宣傳工作是一項重要工作,隨著環境不斷的變化,宣傳方式、宣傳內容也要不斷的變化,隨之而來,思維方式也要不斷的更新。任何一個問題,只有經過不斷的研究、探索,他才能夠發展,才能夠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