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普一類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然而,在普一類總體規模擴容之下,不同品牌、不同規格卻呈現出不一樣的發展態勢。
隨著消費人群的迭代和消費習慣的變化,普一類大單品迎來了發展的“拐點”。與此同時,一批普一類新勢力憑借出色的包裝設計、獨特的吸味風格、豐富的消費體驗快速崛起,成為消費者的新口糧煙。
味覺遷移與大單品“減壓”
沒有產品的時代,只有時代的產品。每個時代的消費者都有自己獨特的味覺偏好,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形成新的消費習慣,并最終改變產品競爭格局。以十年作為一個維度來看,普一類市場發生了以下三點變化:
第一,從大單品為主到百花齊放
2015年,卷煙年銷量在突破5000萬箱之后,一路掉頭向下,并最終穩定在4800萬箱左右浮動。隨著卷煙銷量逐漸走向平穩,行業轉而以結構提升為主要手段,推動整體稅利增長。
普一類,則是行業結構提升的重要載體。在長達十年的時間內,普一類市場涌入大量新品。截至去年底,普一類價位在銷品規已經突破200余款,31款產品年銷量突破10萬箱以上,普一類價位總體規模突破1300萬箱。
雖然芙蓉王(硬)、玉溪(軟)、黃鶴樓(軟藍)、云煙(軟珍品)、蘇煙(五星紅杉樹)等經典大單品依舊霸榜普一類卷煙銷量前5名,但越來越多的后來者正在急速趕超。近年來,貴煙(跨越)、黃金葉(商鼎)、南京(十二釵烤煙/薄荷)、泰山(顏悅)、天子(金/中支)、真龍(起源)等產品快速做大做強,成為普一類市場上最活躍的新勢力。
從大單品為主到多品規百花齊放,普一類市場以其極大的包容性,成為品牌提結構、樹形象、上水平的重要價位區間。隨著卷煙消費分化愈演愈烈,普一類市場的持續擴容仍將繼續,已然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的基石。
第二,從常規煙為主到多品類融合發展
隨著普一類市場的快速擴容,卷煙消費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品牌競爭的格局。中支、細支品類的發展,成為普一類市場最大的亮點。在上面提到的普一類新勢力當中,細支的爆發力最強,中支其次。
以貴煙(跨越)為例,通過援引陳皮入煙,以“細支+陳皮爆珠”的跨界聯合成功引爆消費者味蕾,成為十年間成長性最強、認知度最高的普一類創新產品。時至今日,貴煙(跨越)年銷量已經接近40萬箱,同時依然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增速。依托貴煙(跨越)的成功,貴煙品牌“味道專家”的定位深入人心,成為諸多品牌競相學習的高質量發展樣板。
從常規煙為主到多品類融合發展,其根源來自于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當下,消費者愈發注重產品的個性化體驗,只有為消費者帶來明確的差異化感知,以及日益豐富的感官享受,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第三,從重滿足感到“輕量化”消費
卷煙支型品類的變化,開始源于消費者的好奇與嘗鮮,但最終演化為消費習慣的變遷。從常規到細支再到中支,卷煙消費愈發注重品吸過程“輕松、舒適、滿足”的三感合一。
卷煙消費的輕量化態勢,反映出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從“少抽一點抽好煙”到“少抽一點為健康”,消費心理的變化催生消費行為的變遷,最終引導品牌創新方向從注重高滿足感到輕量化態勢轉變。
當然,這種輕量化并非是一味地降低卷煙焦油含量,而是在保持卷煙吸味風格特征,保持高香氣和一定滿足感基礎上的“輕裝前行”。輕量化不僅僅是煙支形態的“瘦身”,同時也是品吸體驗的輕松與舒適,是消費心理上的輕松無負擔。
回過頭來看大單品增長“失速”,可以發現味覺遷移與消費習慣的變化,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大單品的發展。大單品“減壓”之下,不是產品品質出了問題,而是沒有跟上消費需求的變化,逐漸淡出了消費者的視野。
對于煙草品牌而言,消費者的關注與評價比單純的數字增減更重要。在過去十年間,一些大品牌、大單品之所以會走“下坡路”,就在于忽視了消費需求的變化,錯失了品類創新發展的良機。從消費趨勢的引領者到消費趨勢的跟隨者,產品一旦失去了話題,其衰減的速度將會遠遠超出品牌的預料。
普一類創新增長與新品接力
當下,普一類市場聚集了行業內外的目光。在消費深度分化之下,大單品被迫“減壓”,行業亟待新質生產力的出現,以滿足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推動普一類市場走向新的繁榮。在此情況下,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生代的消費者喜歡怎樣的產品?他們渴望從卷煙消費中得到什么?如何才能創新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產品需求?
小編謹提出以下觀點,以供參考:
第一,包裝設計是走進消費者的第一關口。
產品好不好看,從“第一眼”就決定了消費者是否愿意為之買單。從近年來爆火的產品來看,無論是貴煙(跨越)的星空黑,還是黃金葉(商鼎)的條紋黃,抑或是玉溪(細支繽果爆)的雨林綠,卷煙包裝設計要讓消費者感到眼前一亮。
新生代的消費者對傳統“高大上”的包裝設計語言逐漸“免疫”,轉而追求一種更加抽象的表達方式。從消費心理上來講,這種看似不走尋常路的方式,實際上也是對傳統審美的“抗爭”,是新生代消費人群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待客觀世界的態度。
第二,新品重在持續豐富消費者感官體驗。
新生代消費者作為從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人群,天生就對“追新逐異”抱有極大的興趣。作為新生代人群接觸的“第一支煙”,要能夠以豐富的感官體驗引發其興趣,才能夠引導更多的年輕人走進中式卷煙。
比如,多種造型的鏤空嘴棒,能夠引發新生代消費者的興趣;透明的煙包設計,讓消費者第一眼看見產品的與眾不同;通過援引天然植物萃取精華入煙,為消費者帶來更加立體、豐富的味覺體驗……創新產品只有讓新生代消費者看得見差異,品味到不同,感知到變化,才能真正引發其興趣,最終實現“路轉粉”。
第三,新產品要能夠融入新生活場景。
隨著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變化,控煙輿論與措施的收緊,卷煙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呈現出下行態勢。卷煙消費要融入新生活場景,才能突破重重限制,留在消費者身旁。
對于新生代消費者而言,日常吸煙場景更多地聚焦于公司的樓梯間、熬夜加班/打游戲的座椅旁、樓下的停車場、戶外的空白場地和家里的陽臺上。新產品要聚焦新生代消費者熬夜加班、日常休閑、朋友聚會等消費場景,打造能提神、能解壓、能抒懷、能社交的多元化、個性化產品。
同時,賦予產品以更多的情緒價值,讓產品好看、好抽、好玩、好分享,才能讓產品走進消費者的工作與生活。在消費者的口口相傳,在社交媒體的持續曝光中,逐漸從煙柜走向消費。在大單品“減壓”之下,接過普一類創新發展的“接力棒”,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一抹別樣的光彩。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